7月25日,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理事擴大會上,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視員駱鐵軍表示,推動“長流程”煉鋼向“短流程”轉換,將進一步降低鋼鐵行業對大氣環境的影響,有效提高電爐企業的市場競爭力。
鋼鐵生產工藝分為兩大類:以鐵礦石為原料的高爐、轉爐“長流程”和以廢鋼為原料的電爐“短流程”。盡管后者排放更低、污染更小,但由于成本比較則更高,因此我國一直以“長流程”鋼鐵企業為主導。隨著去年“地條鋼”出清,我國廢鋼積蓄量快速增長、價格回落,電爐鋼的經濟性得以凸顯。
駱鐵軍表示,京津冀地區鋼鐵產能的向外轉移,或將成為短流程煉鋼產能指標的重要來源,下一步將與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一道,鼓勵和引導轉出產能優先用于滿足區域外電爐鋼發展的需要。華南、西南、西北等市場容量大、廢鋼資源豐富、電力供應充足的地區,具備發展電爐鋼的優勢。接下來將在嚴格執行產能置換政策基礎上,積極承接來自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產能轉移,合理布局發展電爐鋼。